原文链接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9-02/15/nw.D110000gmrb_20190215_6-02.htm
作者:曾润喜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15日 02版)
【光明时评】
“你的注意力在哪里,结果就在哪里。”这是网上流传甚广的一句“心灵鸡汤”,它形象地描述了人们的注意力分配对事情结果的影响程度。就科研工作者而言,其主要注意力自然应当分配在科研工作上,才能持续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
每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科研工作者也不例外。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者的注意力问题,早在1977年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就强调,“必须保证科技人员一周至少有六分之五的时间用于业务工作”。4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国家科教投入的不断加大,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环境比任何时候都要好。然而,非科研事务的侵蚀却也在消解科研工作者的时间和精力。
大量占用科研工作者注意力的非科研事务主要有三类。一是各类非学术性、非必要性会议和行政事务,大量占用了科研工作者宝贵的科研时间;二是财务报销类,科研经费报账难已经不是新鲜事,越是重大课题,预算调整和财务报销越烦琐;三是重复报表申请,每次报表申请的填表任务,少则几页,多则几十上百页,有时还要附上大量证件证书和论文成果复印件,然而这些内容大多都能在公共平台查取。
我们应当看到,上述问题正在逐步得以解决。近日,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整合精简各类报表,减少信息填报和材料报送方式,精简过程检查,简化预算编制要求、扩大承担单位预算调剂权限等。可以说,《通知》直击科研工作者的痛点,不啻是一服对症良药。
然而,问题远不只是这些。上述《通知》仅是针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国家级课题和省市课题,即使最理想情况下,每个课题管理部分都出台类似通知,也将形成一个个课题管理孤岛。科研工作者需要面对每一个孤岛,每申请一个课题,又需要重新填报重复信息;又如,课题预算调整权限虽然已经下放到科研管理单位,但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依然需要履行各种烦琐的申请程序才能调整预算……只有不断推进“科研管理”向“科研服务”的转型,建立与科学规律相适应的科研服务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例如,大力精简科研管理事务,给予科研工作者更多自主权,释放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活力;减少科研绩效考评,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大力提倡学术自律和学术共同体互律;简化现行申报制度,建立全国科研基础公共数据库,可供随时调取和查阅,让科研工作者也能“一次办好”;从“事前审查”变为“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以“事后审查”为主;在全社会树立宽容失败的理念和心态,宽容科研创新过程中的失败。
科技是当今世界发展之利器、强国之利器,科技强国要靠千千万万科研工作者不舍昼夜的奋力拼搏和奉献担当。注意力是科学家最宝贵的资产之一,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精简事务、优化服务。“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改革目标已经实施,科研服务领域也是时候提出自己的改革目标了。
(作者:曾润喜,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