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存档 > 原羊村传播 > 正文

2017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脱水干货(五) | 福利

发布:2017-07-09  来源:本站作者:本站  阅读:
  • 7月7日,郝晓鸣教授、周智琛副总编辑分别作了题为“互联网研究与研究方法”、“赢在超级IP,媒体融合论与创意引爆法”的演讲。

    互联网研究与研究方法

    郝晓鸣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 教授

    (郝晓鸣/摄影:何燕君)

    郝晓鸣教授首先概括了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们提出了传播学研究写作的建议。郝晓鸣教授指出,对于中国学者来说,传播学是一个外来和新兴的学科,不能因为过分强调本土化特色而忽略了国际视野,一个学科要有长远的发展产生,必须要有国际格局。定量研究也不是简单的数据堆砌,必须要建立在补充完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郝晓鸣教授强调做研究最需要的是好的问题,有了问题才有研究动力,才能完善学科理论建设。
     
      随后,郝晓鸣教授从互联网研究的范畴与现状、互联网研究的历史与发展、互联网研究的近期发展概况、大数据、计算机思维与互联网研究和对互联网研究的展望与期盼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互联网研究的方法与经验。
     
      郝晓鸣教授认为,互联网研究横跨多个学科,从计算机/信息科学、电子工程到社会科学与人文艺术领域,呈现出极大的研究包容性,互联网研究为停滞不前的传播学学科注入了新鲜的活力。郝晓鸣教授引用Dutton(2013)的观点,认为可从宏观角度将互联网研究对象界定为:技术、使用、政策三大类别。传播学互联网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是如何被使用的。郝晓鸣教授认为,这与传播学研究侧重传播过程和效果这一传统有关。传播学者在技术发展和政策制定层面,则主要关注影响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的变化。
     
      郝晓鸣教授从三个主题回顾了传播学互联网研究历程:互联网技术及互联网的扩散(技术),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层次人机/人际互动(使用),从宏观的层面,把握和规范互联网以及人类在互联网中的行为(政策)。他特别指出,对于互联网研究来说,关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细节固然重要,但传播学者需要关注的并不是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而应该是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的本质以及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传播行为对人类社会,特别是人际和大众传播行为和方式的影响。郝晓鸣教授还例举了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运动来说明互联网通过社交媒体对现实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郝晓鸣教授带领团队对2008至2012年间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的传播学核心期刊所发表的1573篇有关互联网研究的论文进行了梳理,并建立起一张论文主题热度排行表格。他们发现,与Kim 和 Weaver十年前的类似研究相比,互联网的使用与扩散,推广和认知以及人与技术的互动成为最热门的研究主题(17.9%),电子政务、民主和发展 (12.6%)、电子健康 (12.3%)、 人际传播和社交网络(12%)以及电子商务、经济、广告和市场营销 (11.3%)分列第二至第四位。这几类研究在数量和比重上的增加反映了随着互联网在政治传播、健康传播、人际传播和营销传播领域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传播学中从事这些领域研究的学者中有更多的人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互联网的研究。郝晓鸣教授认为,传播学者对互联网的研究已经超越了起始的爆发式增长阶段,进入一个较为平稳的阶段,研究主题的分布更加符合传播学者们研究方向的分布。他们还发现,使用定量研究方法的论文从之前的26.7%上升到了51.8%;而使用定性研究方法的论文从原来的72.9%下降到31.0%。这个结果与Peng等人 (2013) 的结论较为契合。郝晓鸣教授认为,这个显著变化表明,当互联网发展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大量的数据变得更加容易采集,为见长于总结归纳和检验理论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方便条件。
     
      最后,郝晓鸣教授总结称,互联网的一些技术特点已使互联网所衍生出的一些媒体迅速成为民有、民治、民享的媒体。这些新形式的媒体给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所带来的变化将是新传播理论产生的源泉。如果我们期盼互联网的研究能够真正推进传播学的研究,发掘出新的传播理论;那么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就应从互联网为人类传播所带来的这些革命性的变化入手。

    (文字:刘菁)

    赢在超级IP,媒体融合论与创意引爆法

    周智琛 深圳晚报社常务副总编辑

    (周智琛/摄影:王瑞娜)

    周智琛老师认为,媒体融合是国家层面的入口战略和流量战略,媒体融合首先是政治议题,其次是专业话题。自2014年以来,中国的媒介生态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诸如大数据和算法等技术手段,已经成为了当下媒介生态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实现政治、技术、媒体组织与内容创业者个人发展的贯通,积极打造与适应新的媒介生态,相关组织(传统媒体、互联网平台、自媒体与内容创业者)才能够在急剧变动的时代生存下去。周智琛老师指出,当前很多媒体的媒体融合只是形式上的创新。“媒体融合最可悲的是心融而身未融,形融而神未融,为了融合而‘笼合’”。

    周智琛老师针对当前业界媒体的融合实践,从四个方面对当前国内的媒介融合进行了批判。首先周智琛老师批判了当前国内火热的概念“中央厨房”,这一融合实践存在理论意义大于实践意义,消弭生态意义上的竞争关系,同质化问题突出,内耗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周智琛老师接下来批判了新闻APP。“大部分新闻APP在国内的社会语境下很难生存,这其中内容运营是最大的问题。在某一垂直领域深耕细作可能是新闻APP 的出路。”周智琛老师指出。周智琛老师接下来批评了关于全能记者的迷思。周智琛老师认为,全能记者是一个伪概念,在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当代社会,专业人才才具备竞争力。最后,周智琛老师批判了当前传统媒体对未来发展的盲目悲观情绪。

    周智琛老师认为,当下国内的媒体融合呈现出党媒化、平台化、分众化、流体化、智能化、单极化和创意化的特征。党媒化是指意识形态和严格要求和国家意志的集中性愈发明显,且不分大小、不留死角。平台化是指媒体不仅要做内容,更要整合配置社会资源。分众化是指当下用户对稀奇资源和产品提出了新的诉求。创意、监督、直播和黑科技等垂直细分领域都可以成为媒体深耕细作的领域。流体化是指渠道无处不在,产品千姿百态。智能化本质上则为大数据的和算法问题。单极化是指传统品牌媒体随时可能消失,并没有所谓的基业长青。创意化是指创意是信息泛滥的救赎之道,情感时代的个性消费与驱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当下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全民即所有媒体工作和生活的底层、基础性操作架构,平台就是免费和使用和生产的代名词。当下再建平台已不现实,做“爆款”产品才是必由之路。当今流量的变革已经不限于平台的兴替,不间断提供事件流、创意流和时间流同样可以变现。具体而言,媒体的流量变现主要包括互联网化(流程、产品、团队、体制的互联网化)、构建生态链(媒体矩阵)、优化运营驱动(从技术驱动走向运营驱动,并与强势资源进行合作)和进行场景革命(内容泛化、影响力产品化、品牌事件化)四个方面。周智琛老师以深圳晚报为例,解读了传统媒体流量变现的四大着力点,包括有价值的产品为王、可裂变的传播为王、排他性的影响力为王,可掌控的流量为王。

    周智琛老师认为,“‘玩坏’就是影响力最大化的途径。”周智琛老师以深圳晚报所做的去年火爆全国的报纸头版广告为例,指出创意是传统媒体实现突围的一条路径。深圳晚报的创意方式主要有三点。第一是寻找痛点。第二是信奉裂变。第三是极致思维。在媒体营销方面,周智琛老师介绍了参与式营销、事件营销、全媒营销和TP营销。

    (文字:冉桢)

    主编:曾润喜
    执行主编:陈创
    值班编辑:陈创

上一篇:2017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脱水干货(四) | 福利    下一篇:新闻学院非主流报考指南 原始数据